首页 >首页>宏观 > 因为钱,我已经很难吃到小时候口味的西红柿了

因为钱,我已经很难吃到小时候口味的西红柿了

越是大城市应该感受越深,“早产”和“品种”的问题让城里人很难吃到有滋味的瓜果蔬菜了。我们现在买到的西红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什么样子呢?表面通红,但是内部是硬的,吃起来几乎没有什么甜味儿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商贩的“品种论”、种植园的“早产”。
 
“早产” 就是还没有达到下树条件就开始采摘。
对于一些地标性水果,即便很多地方政府都明文规定不让早采,但农民担心卖晚了被压价,就抢着早采。摘晚的人就吃亏,所以水果采摘一直在内卷,最终遭殃反而是城里人:买到的水果越来越生,越来越硬。
 
“品种”不是农民和顾客能够决定,反而是由负责运输的中间商决定。
为了降低运输和储存的损耗,水果运输业对“硬”果呈现出痴迷的钟爱,除了早采,商贩们干脆寻找硬的品种,车厘子、阳光玫瑰、硬西红柿都是这个时代供应链的产物,前两者虽然味道还过得去(其实要是论果香气,中国樱桃和户太八号这样的品种要更浓郁一些),而硬西红柿这么寡淡的味道,这么差的口感,也仍然因为好储存好运输,成为了商贩和农户眼里的“好品种”。
 
很多人觉得水果也是一样的状况,其实是有一些差别的,因为水果和蔬菜进化选育的方向是不一样的。水果选育的排序基本上是口味第一,然后兼顾产量、易种植、抗虫病害等等。总是就是要好吃的,哪怕产量低,哪怕不好种植,只要够好吃,就一定能搞出来,大不了价格贵一点。
 
蔬菜就不一样了,蔬菜的口味差异并不大,很多蔬菜都需要靠调味品提升口味。所以选育排序是产量第一,然后是抗虫病害、易保存、易种植等,然后再兼顾口味。西红柿和黄瓜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,分别归入蔬菜和水果,所以一般常见的西红柿是走蔬菜路线,追求的是高产、易保存、易种植等,口味不是重要指标。如果是水果西红柿则是水果路线,口味第一,然后才是其它属性。
 
这样就清楚了,如果是做菜,你可以选常规西红柿。如果是当作水果生吃,那可以选水果西红柿。
 
 
我之前有一次买到的西红柿更加离谱,外表完好无损,切开里面的籽已经发芽了。毫无疑问,这个西红柿被施加的某种不坏金身的魔法,可以让它超长时间保存而不坏,但是种子不会骗人,该发芽还是发芽了。
 
归根到底,好吃的“软柿子”难以保证经济效益, 对农民和商贩来说反而不是“好”品种。若要打破“早产” 内卷和“品种”劣币逐良币,只有产销达成采购协议,用订单给农民信心,才能让“软柿子”们回归城市百姓的餐桌。